华大生科讯(通讯员:湛晓雅)为进一步做好有温度的教育,深化教育实践,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2025年7月2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师范生在刘家武老师、李娟老师、张秀红老师及倪晨昕老师的组织下,前往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本次活动聚焦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旨在通过两节优质课的观摩与研讨,帮助师范生深入感受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实践,为未来教师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循“糖类”之脉,织生命之网
第一堂课为新高三的复习课,授课内容为《细胞中的糖类》。
课堂伊始,戴老师通过几个巧妙的关键词引入本节课重点,从糖类的组成、种类、功能、检测与鉴定到糖类的合成、分解与代谢,最后到人体的血糖平衡与调节,渗透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并利用“种子的形成与萌发”和“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两个案例整合糖类相关知识,步步引导学生从点到面逐步回忆和归纳糖类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糖尿病发病原因及维持血糖平衡方法的分析将知识延伸至健康生活,凸显生物学的社会价值,深化学生对生命观念的体悟。整堂课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课堂互动频繁。我院师范生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仔细揣摩其中的内涵和精髓,对如何将一个知识点融会贯通至高中生物学的不同模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借“航天”之境,悟稳态之妙
第二堂课为新高二的新授课,授课内容为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 第2课时》。
课堂伊始,殷老师通过航天员选拔体检的血液生化报告及航天员进入太空后的体温监测表,引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随后通过视频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缓冲物质对pH的调节作用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接着,通过发烧、腹泻、高原反应等生活实例强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最后,总结载人航天技术十几年来的艰辛与成就,传达对学生的殷切希望。整堂课逻辑清晰,情境环环相扣,学生在互动中深化了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我院学生全神贯注,紧跟老师节奏,体会情境教学的魅力,纷纷表示殷老师巧妙的环节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为今后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通过本次教育见习活动,我院师范生不仅亲历了真实的课堂教学场景,还深入学习了一线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策略,对于如何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于课堂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成为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湛晓雅、王洪
初审初校:湛晓雅、冯卓
复审复校:刘家武、刘琴
终审终校:黄耿青、邱保胜